孩子是心靈的聖所,是世界的殿堂,面對孩子的教育是對自我、社會與國家的救贖。「反躬自省」早從孩提時挨打受罰時即成例行公事,敷衍門面以避竹筍炒肉之禍。自從鎮日與孩子們為伍,意識的焦點被扭轉,它不再只是一句成語或面對處罰或不安的塞責飾詞,而是日常的日常:為了教導孩子正面積極,時時奉行「絕不抱怨」;為了提醒孩子們發展興趣,與他們分享每一次廢寢忘食的經驗;為了讓孩子了解閱讀之樂,現身力行;為了鼓勵孩子「多為自己努力一點」,在自己的平凡日常進行無數小挑戰;為了讓孩子更好,不知不覺讓自己更好。孩子們並不「聽從」大人的言語指示過活,他們看的是大人的「行為」,常常把「爸媽不在乎你的成績」掛在嘴邊的父母,鮮克有終,通常在考試完後第一個關注的就是成績單上的分數排名。代替子女盡責的父母,孩子永遠無法為自己負責;生活無法自理的孩童,難有努力奮起之志;要求孩子不要沉迷於手機卻機不離身的父母,永遠挫折。身為教師,每天都在反省:我,不能助長孩子的缺點和行為模式,要改變,從我自己開始。以此為序,推薦一本書,《與成功有約》史蒂芬.柯維(Stephen R. Covey)著;顧淑馨 譯
古人云:「即時立功德,身後猶光明」,而柯維以「改變現狀必須改變自己」,成為這本暢銷成功學書籍的核心,建立在「反求諸己」的傳統品格教養之上:思維、品德、動機。任何空洞的陳述、動人的故事、炫目的包裝、過人的魅力、振奮的演講,都只是短暫的興奮劑,救急式的速效藥治不了陳痾宿疾,控制、操弄、約束、權謀、利誘,冀望其上的人際關係調解皆屬徒勞,先練習做人,才有可能成為好的主管、教師、父母、同事、丈夫、妻子、朋友。簡單而有效的論證,歷千百年而不變的核心道德修養,透過作者成功的整合組織後概念化輸出,變成了影響無數人和人際關係修補的「成功學」暢銷書,在世界熱銷30年,三千萬本的銷售數字,榮登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學書籍。作者曾登上時代雜誌,被譽為「人類潛能的導師」,入選為最具影響力的人物。其他暢銷著作《與時間有約》《與青春有約》《第8個習慣》等,亦為深刻且具影響力的好書。
英文書名《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— Restoring the Character Ethic》更能顯示本書的核心價值:重塑品格倫理。在書中,柯維提出建立七個重要的習慣,從自身開始向外擴展,包括:
第1:主動積極。從意識到自己的缺點,到改變對問題的選擇自由和反應方式。
第2:以終為始。設定生命的座標,以原則為重心,思考為了目標所能採取的行動,建立模式。
第3:要事第一。急所當急,有效管理,不可怠忽容易拖延之事。配合工具表格自我檢示目標並善用時間,且充分受權有利分工。
第4:雙贏思維。不選擇唯己是利之事,轉變能一起進步,共享共榮共感。有條件的付出得到的通常是為反對而反對的回應。
第5個:知彼解己。揭露四大不良溝通之弊,主張雙向傳播,同理、聆聽、回饋,不主觀詮釋對方,而站在對方立場對話。
第6:統合綜效。博採眾議而集大成,尊重差異而強化個人參與,進而群策群力。
第7:不斷更新。提升潛力,持續投資自己,運動維持健康,滌洗心靈,幫助他人成長。
他在書中提出了許多有效地實現目標的方法,廣泛的被後來的勵志或成功學類的書籍所延申採用,發展了許多理論和實務技巧,但柯維《與成功有約》的重要性即在於,根據他所指出的普遍和永恆的品格倫理,是跨時代、跨文化的共通原則,就像指南針之於航海,指引迷途。最重要的是,科維有意識地將原則和價值觀分開,他認為原則是外部的、自然的法則,而價值觀仍然是內部的、主觀的。人類的價值觀決定著我們的行為趨向,是感受性的驅動;而原則最終決定了行為,和行為本身帶來的後果。原則獨立於個人之外,無論個人的喜好與否都不會消失,因此更應服膺於原則。科維以一系列的「習慣」來指導學習原則的人,從起始的依賴到獨立,最終再進化到相互依賴的過程。柯維並不是提供一些簡易的提巧或流行的時尚概念,而是關注在「建立品格」的習慣原則,而不是描述定義通往成功之途本身,寫作風格本身極具說服力,再加上簡明易懂的生活故事,指向「成人」之路即為成功坦途,更是一個合格領導者必備條件。
「詩言志、歌永言」,《呂氏春秋》中說:「故功德銘於金石,著於盤盂。」歷史的功業在品德的試金石之前,不過是風花雪月,「壽無金石考」,人生必將終老,但是偉大的心靈與道德觀念卻能永垂不朽。他希望每個讀者都能發揮偉大影響力,改變自己改善與他人的關係進而讓世界美好,30寒暑已過,他的人生已近終點,但是作品仍然持續發揮影響力,名以文章著,修德以成道。在充滿變化躁動與不確定的時代,人們無時無刻都在渴望在面對混亂時,如同聖經上所說「你的話語是我腳前的燈,路上的光。」給出指引,而柯維正如此相信,超越時間地域文化的生活原則確實存在,且找出這些原則培養成習慣,並加以實踐,就是智慧的展現,世俗生活已不復宗教生活的神聖,遠離上帝指引的複雜人世,需要新時代的金匱石室之言,科維做到了這一點。在他傳奇的著述生涯中,在無數的影音文字訪談中,他對自己所形成的旋風和影響力,表現出極度的謙遜,自謙這些改變無數人生的重要概念,來自於歷史前賢而非獨創,他所做之事,不過紹述先人,步踵前賢而已,「功成而不居」親自示範謙卑而更顯偉大成就的樸實無華。
「大道夷且長,窘路狹且促。」人生沒有坦途,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擁有唐伯虎的才情「不鍊金丹不坐禪,不為商賈不耕田。閒來寫就青山賣,不使人間造孽錢。」憑著縱橫飄逸文采,摘桃花換酒,賣水墨丹青為生,多數人都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裡,臨難苟免,自我放逐於進德修業之外。但不代表人生就止於此而已。孩子是我們的未來,教育是社會的希望,每一次看到孩子就像等待修翼凌霄、奮起千里的大鵬鳥,我們能給予的著實有限,教育之道無它,愛與榜樣而已。自我的修煉是為了更好的榜樣,小小的試驗是為了點燃熊熊的赤子之焰。在神與聖靈與我同在的耶誕節,禱告,推薦這本書《與成功有約》,每日,和自己約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