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考衝刺——有變聰明的方法嗎?

 

「學霸」都是因為智商高?

希望自己也變聰明?

有沒有讓自己變聰明的方法?

拚大考時常常會羨慕成績很好的同學,他們總是看起來比別人聰明許多。

學校裡總是有很多「學霸」,他們懂得比別人多、學得比別人快、表現的比別人好。

這些真的是智力的差異造成的嗎?

先天才智或許有差別,但真正造成學習表現落差的,

特別是長期學習差距,還是來自於習慣與紀律

只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,貫徹紀律自然能夠有好的表現,成為同學眼中的「學霸

「如果能增加智力,能有多好!」 「有沒有能夠增加智力的方式?」

其實在科學上已經過實證,簡單的方法能在短時間提高人們的「智力」。

答案是:運動!


 

運動能夠增強包括「認知力」「學習力」「專注力」「記憶力」「正向心理」

許多與學習成效密切相關的能力,這是經過科學研究認證的結果。

長期規律與短時間的運動,分別會影響兩種與「智力表現」相關的腦內荷爾蒙。

一次四十分鐘以上,每週二次的運動習慣

可以刺激腦部分泌促進腦神經細胞增生的激素,

讓掌握記憶、認知與學習的「海馬迴」,新生許多稱為「顆粒細胞」的神經細胞。

海馬迴與人的記憶能力緊密相關,透過長時間的運動讓海馬迴持續保持活躍,

促進腦神經細胞的健康生長與更替,長期保持記憶能力,自然顯得聰明。


 

另外,每次二十分鐘的輕中度運動,就能刺激足夠份量的多巴胺分泌。

而多巴胺對認知力、學習力、專注力、正向心理,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。

如果能在一天當中排進兩次短時間輕度的20分鐘運動,

就能提高「智力」表現,幫學習加油。

此外,運動還能排除長時間努力準備考試的壓力,是解除壓力最有效的方式。

眾所周知壓力會讓身體分泌皮質醇,阻礙海馬迴新生神經細胞。

因此,長期處在壓力之下,認知與記憶力都會大幅下滑,影響生活,

甚至引發負面情緒,產生其他心理症狀。

因此,不論是長期的規律運動習慣,或是短期偶爾為之的輕中度運動,

都能夠讓你變得更「聰明」,不需要任何成本,只需要離開座位動起來。

哪怕只是三、五首歌的時間,就能夠改變心情、增加學習表現,

更可以排除壓力,改善憂鬱,百利無害。

想要變聰明嗎?快動起來吧。

會考倒數 77 天!!大家一起衝衝衝!!

(以上圖片均出自Pixabay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