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愛你,請你相信我!我和她只是蓋棉被純聊天而已。」 請問女孩相信是男生說的話?還是男生的真實? 還是棉被下的腦補畫面? 閱卷老師在看到學生考試文章的時候,是投射到學生本身形象? 還是檢驗學生的思想是否純正?還是考證投射世界的真實性? 還是在檢視文字表達能力的高低? 這兩個情境問題,我都沒有100%正確的答案。 但我可以個別分析給你聽。 因為沒有標準答案,所以需要分析。 「文如其人」和「偷吃男的辯解」,同屬千古難題。 在教寫作或是分享如何教寫作的時候,這兩個問題也常常困擾我。 回到『教學』這件事的本質,作為一個教師,在自我訓練上, 應該把自己想像成『運動選手的教練』,教師如同教練, 在教學上不能只指出「目標」,而沒有提供「路徑」。 例如,我們不能要求選手「破世界紀錄」, 我們當然可以期待。但如果身為一個教練, 只會和吃瓜群眾一樣期待自己選手「破世界紀錄」,這個教練絕對會失業。 教練要做的首要工作,絕對不是期待,而是提供「路徑」。 訓練的方法、訓練的技巧、錯誤的糾正……,有太多太多的細節,選手需要教練的協助與幫忙。 『看人挑擔不吃力』,當個嘴炮鄉民,是很容易的;自己下場的時候才有機會領會個中三昧。 教師正如同教練。而這正是寫作教學困難之所在: 高抽象化、個人化、思考難以外顯、學習軌跡不明確、難以標準化…… 這些種種的困難,古人多有描述,就不多說了。 反而,考試作文是相對單純的項目,至少比起教寫小說、寫劇本、寫詩歌、寫散文…… 這些文藝創作類,考試寫作反而是相對容易的事。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,你的文章也不是。 文字構成的世界,就是一個獨立而客觀的世界。 當然你可以有很多立場、角度、原則、道德,去檢視這個世界和其它事物的聯結, 但既以語言文字創作,創作作品本身的真實性,其實一點也不重要, 重要的是,它的目的為何?適用範圍如何界定? 這些問題會影響每個人對語言文字創作的認知。 考試作文的目的,都寫在考試簡章裡; 它的適用範圍界定,也在考試簡章裡。 所以,你寫的考試作文不是你,你只要練習寫「好」,就ok了。 那什麼叫做好?考試簡章裡面有,自己去看。 那要怎麼做,才會好?你可以…… 看書找、網路找、問爸媽、問學長姐、問老師、自己摸索,都非常好, 當然,你如果願意看『有所知zhi』的頻道,最好, 因為我會有廣告收入可以賺,先謝謝你了!! 寫作如同所有的技能一樣,它是一門技術, 所以可以練習,可以訓練,可以進步, 這是我在大學『英文』寫作課學到的『真理』, 如果寫作不能教、不能學、不能練, 那老師可以去死了,身為一個老師我不想, 所以只好認真找教學方法。並且分享。 如果你有寫作或寫作教學上的秘技或心得願意和老王交流分享,我會很高興。 求知若渴的那種感覺,你懂的。